王小云,女,1966年8月生于山东诸城。1993年获山东大学基础数学博士学位,师从潘承洞教授。现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密码理论与密码数学问题等。在密码分析领域,给出了包括MD5、SHA-1在内的系列国际通用Hash函数算法的碰撞攻击理论,提出了MAC算法ALPHA-MAC、MD5-MAC与PECLICAN的子密钥恢复攻击以及HMAC-MD5的区分攻击思想。在密码设计领域,主持设计了Hash函数算法SM3,作为我国密码行业标准在金融等重要经济领域广泛推广。2002年获密码科技进步一等奖(省部级);2005年3篇论文获国际密码年会欧密会、美密会最佳论文;2006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陈嘉庚科学家奖、求是杰出科学家奖、中国女青年科学家奖和中国青年科学家提名奖;200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汤姆森路透卓越研究奖(中国);2010年获苏步青应用数学奖、密码科技进步一等奖(省部级);2014年获密码学会密码创新奖特等奖(上述奖项均为排名1或独立获奖人);2019年获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现任中国密码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高等教育信息安全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Journal of Cryptology编委。
2005年获中创软件人才奖。

王文成,男,1967年1月生于湖南湘潭。1998年获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计算机软件博士学位,师从吴恩华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计算机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计算机图形学、可视化、虚拟现实、图像编辑等,取得了许多国际先进水平的成绩,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如国际顶级刊物和会议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 IEEE Transactions on Visualization and Computer Graphics, 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 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等。曾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2年,排名6)、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0/排名4)、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1)等奖励。现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图像图形学会的多个专委会委员,《软件学报》《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编委。
2005年获中创软件人才奖。

曹建农,男,1960年8月生于江苏南京。1990年获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计算机软件博士学位,师从王孔起教授。现为香港理工大学电子计算学系系主任、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互联网及移动计算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涵盖并行和分布式计算、计算机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其应用、移动和普适计算、云计算等方面。多次荣获香港理工大学工程学院科研基金杰出贡献奖,于2010年获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杰出科研奖,工程学院杰出科研奖。曾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2003/排名9)。主要学术兼职:曾任或正在担任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等国内重点大学的客席教授/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2010-2013年兼任湖南省「芙蓉学者计划」特聘讲座教授。现为国际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曾任IEEE计算机学会分布式计算技术委员会主席、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体系专委会副主席,并在多个国际学术杂志编委和国内外学术会议主席和程序委员会主席。
2005年获中创软件人才奖。

彭智勇,男,1963年9月生于湖北武汉。1995年获日本京都大学信息科学博士学位,师从上林弥彦教授。现为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是数据库理论与技术、大数据管理与分析等。主持研制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适合结构复杂语义丰富数据管理的对象代理数据库管理系统TOTEM。主要成果发表在ICDE和TKDE等重要学术会议和期刊上,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2007/排名1,2011/排名3)。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完成了《PostgreSQL数据库内核分析》学术著作,是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获得者。现任第七届国务院软件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计算机学会武汉分部主席。
2005年获中创软件人才奖。